
很多家长觉得,孩子身高矮一点没关系,只是“还没长开”或“晚长”。但您知道吗?真正的“矮小症”可能不仅仅是身高问题,更是孩子健康亮起的“红灯”。
什么是矮小症?
医学上,它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、同年龄、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标准曲线的第3百分位以下(-1.88SD),或年均生长速度低于标准的儿童。简单说,就是100个同龄孩子里,按高矮排队,排在最前面的最后3个。
它不仅仅是“个子矮”那么简单!
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需要警惕的健康信号:
内分泌问题: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在原因,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长节奏。 慢性疾病警报:某些心脏、肾脏、肠胃的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,会消耗身体能量,导致生长迟缓。 遗传或染色体异常:如特纳综合征、普拉德-威利综合征等,身高落后是其典型表现之一。 心理影响不容小觑:长期身高落后,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、焦虑情绪,影响社交和学习,这份心理压力同样需要关注。
家长该怎么办?
✅ 科学监测:定期测量身高体重,绘制生长曲线,如果每年增长不足5厘米,或长期低于标准线,务必警惕。
✅ 及时就医:一旦怀疑,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儿科内分泌科做专业检查(如骨龄检测、激素水平评估等),找出根本原因。
✅ 切忌“等待”或“乱投医”:盲目相信“晚长”、乱用增高产品,可能会耽误最佳干预时机。
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条“单行道”,错过无法重来。关注身高,更是关注孩子全面的身心健康!
[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]
发布于:江苏省
金河配资,贝嘉网配资,亿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